MuMu,妳從哪裡來?

最近很流行"初衷"這兩字。
"MuMu"讓我不忘記那最初單純的感動
~ 平凡中靠主力爭上游。

Photo by Pexels - Anete Lusina

剛結婚時壓根沒想到,我的丈夫會回應神全職的呼召。
結婚幾年後,他開始與我分享有感動禱告,
是否正式放下屬世工作成為全職傳道人。
他尊重我的感受,問我是否也有相同感動?
有任何作難或不願意的感覺都可以講出來。

感動?

….就算他不曾提起,我本來就樂意服事神。
對於"全職",卻並未主動為此禱告過。

作難?

這的確是件大事,於是認真的問自己兩個問題:
"光靠支持丈夫的態度,
是否足以陪伴丈夫將使命堅持至餘生?"
"妳是也有相同熱情感動?
還是只是想給丈夫"理想答案"?"
以上兩個動機,都不能給予正面答案的理由。
這人生的重要抉擇,不允許不認真以對。

當然,我們曾聽過有些愛主的年輕人拿出生涯幾年,
以全時間的方式奉獻給神。
他們在過了這特定的時間後,再按當時的感動,
繼續或回到職場成為帶職事奉者。
但對涵哥和我來說,所謂的"全時間"奉獻,
就是指在未來的人生以服事神為中心,不再回頭。

我仔細,誠實檢視自己的內心。
對未知,誰都會感到陌生。
但奇妙的是,雖陌生卻沒有作難;所以並不感到為難。
唯一能讓我不放心的理由,
只有"不能確定感動是否來自於神"。
於是我回覆他:
"只要你清楚是來自神的感動,我沒有問題。"
自此從尋求到正式決定踏上全職之路,
我們用了近四年的時間,清楚而堅定的明白神的帶領。

至於從未出現在人生之中的稱謂 "MuMu"哪兒來的?
先說,並非刻意非取個可愛的名字給自己。
涵哥按牧後,
在還不習慣,卻已順理成章被稱為"師母"的某日。
教會年輕人在給我的郵件裡稱我"Shimu"(師母),
挺新鮮有趣。自此,得到了"Shimu"的新稱呼。
接著有一天,教會年輕媽媽要求小小孩有禮貎的向我打招呼。
才發現對有些小小孩來說,
原來發出"Shi (師)"這個字並不容易。
突發其想,何不乾脆就簡化叫-"Mu"(母)就好了?

出於無心插柳的發想,順應方便好唸又好記。
有點可愛,也喜歡的小名,就跟著我了。
它提醒著我,不要忘記最初的感動 –
一個平凡的姐妹,一個年輕時走入家庭的女孩,
一個與丈夫尋求全時間服事,同心熱切回應神;
也在路程中,逐漸明白和找到自己的使命和感動的女人。

以屬世的成就來說,要在我身上找背景和頭銜….
只能說並沒有說出口,就能讓人不禁發出~"Wow"的讚嘆。
要是有些失望的話也沒辦法,
畢竟每個人都有神所安排的獨特之路。
走過人生的路,來自點滴的累積,攢下的宝藏。
那人生的宝藏加上了神的同在,就成了不同的祝福。

嫌棄自己為何與他人不同,留下的往往只有抱怨;
選擇欣賞神的傑作,精煉之後留下的,就是感恩。

面對生活,面對家庭,面對自己,面對信仰。
在平凡中,
依靠神找到人生和信仰的平衡,有力量的面對人生的風浪;
若主願使用,在每個機會裡分享神的美好及恩典。
對"MuMu"來說是最大的動力和幸福,也是一生追尋的目標。

MuMu~ 就從這裡來;就從這裡出發,並要繼續延續下去,不忘初心。

迴響已關閉。

透過 WordPress.com 建置的網站.

向上 ↑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